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名家谈】陈小奇:做梦都想广东音乐再做领头羊

2017-02-21 南国文艺


昨天下午,广东流行音乐领军人陈小奇来到广州文艺市民空间,参加新年首场大师下午茶活动,与广州市民分享他的人生历程、音乐创作故事,并就当前广东流行音乐如何走出低谷等话题给出建议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广东流行音乐领先国内,作为广东流行乐坛的教父,陈小奇回顾当年令人振奋的岁月,并对今天广州音乐的再次振兴寄予厚望。



谈自己:6年工厂历练养成严谨认真习惯


由广州市文联和南方报业289艺术联合举办的大师下午茶活动当天备受关注,五六十位热心市民踊跃报名参加。在广州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高翔的主持下,与会的市民通过写纸条的方式提问,陈小奇逐一回答。


作为广东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,陈小奇从1983年开始创作流行歌曲,两千余首作品问世,其中代表作包括《涛声依旧》、《大哥你好吗》、《九九女儿红》。除了著名音乐家的身份,陈小奇还是书法家和作家,担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


陈小奇在现场题字


 陈小奇写的《涛声依旧》


年轻时期,陈小奇曾经在工厂工作过6年,担任资料员,收集资料撰写报告,这也养成了他非常严谨认真的习惯,对于错别字甚至是用错的标点符号一眼就能看出。1978年,陈小奇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,开始改变他的人生。大学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工作,“当时写过诗歌、话剧、文学作品等等”。一开始,陈小奇主要是写词,1990年的前后开始作曲,《涛声依旧》就是刚开始作曲时的作品,迅速唱响全国,开创了广东流行音乐的高峰。2001年,陈小奇从广州电视台辞职,自己独立发展。对于自己人生的这几个阶段,他认为都非常重要。



1978年高考的时候,陈小奇还有一段查分上了中山大学的故事。高考放榜后,一开始陈小奇的历史科目只有6.5分,“这有点不可能啊”。幸运的是,当年开始允许去复查分数,陈小奇找到教育局,一查原来是86.5分,“可能是阅卷老师的钢笔没水了,前面8字写的不清”。地理科目,陈小奇的分数是68分,复查过后才发现是88分。这样两科一下子就增加了100分。



忆往昔:广州流行音乐错过了最佳时机


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广东的流行音乐风靡全国,毛宁的《涛声依旧》,杨钰莹的《轻轻的告诉你》,陈明的《快乐老家》,甘萍的《大哥你好吗》等等,红遍全国,温暖了多少人的心灵。但是后来,大批音乐人北上,广东流行音乐盛况不再。


陈小奇与毛宁、杨钰莹


陈小奇坦言,广东流行音乐发展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。在1994年广东流行音乐最火热的时候,广州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流行音乐研讨会,包括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等音乐人都参与研讨。陈小奇提出,把广州建成国际性流行音乐城,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。当时有人有不同的意见。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。


陈小奇认为,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广东同时有几个领域都在全国领先,包括电视台、电台和报纸等传媒的发展,包括广东的影视剧,有《公关小姐》《情满珠江》《和平年代》等,每一部出来都在国内有影响,广东的广告业当时也是在全国领先。广东的流行音乐的领先是同时有多个领域的领先形成合力,并不是孤军奋战。


电视剧《情满珠江》


随着科技的发展,也推动了音乐流行文化的发展。比如,广东人很早就用手机,手机用户曾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,彩铃最早是从广东走出去。后来广东的网络歌曲也是走在全国的最前面,有《老鼠爱大米》等。


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,广东的很多音乐人去了北京发展,这与当时的媒体报道力度小也有一定的关系,“音乐人颁奖的时候媒体很少去报道,越来越少人知道有哪些名人和作品,影响力也逐渐下降。电视台也放弃了对MTV的报道”。


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和唱片工业时代已经不一样,优秀作品的推介最重要的是推广。“我希望大家创作更多的关于广州的歌曲,另一方面,提高推广手段,平淡的推广是没有用的”。



谈现在:“做梦都想广东音乐再做领头羊”


最近,民谣歌手赵雷的《成都》火遍全国,很多人在反思,广东其实并不缺乏发展民谣音乐的条件,但是为什么广州没有出现像赵雷《成都》那样火爆的歌曲?陈小奇认为,火热歌曲的出现有很多偶然的因素。“并不是找一个人唱一首歌就可以火,有时火起来是莫名其妙的。我相信赵雷唱《成都》不仅仅是为了推广成都,他更多是对成都有兴趣,想表达自己的思想。”


实际上这些年来,有不少人在歌唱广州,比如东山少爷等,但是并没有火起来,陈小奇觉得,这首先取决于歌曲的推广力度其次,现在的粤语歌曲比较难在全国推开,这与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不同,“当时香港的经济发展繁荣,其生活方式占据至高点,内地很多人都很羡慕,开始接受了他们的文化,包括粤语歌曲。后来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,香港的影响力在下降,也影响了粤语歌曲的发展


东山少爷


在今天的网络时代,网上有海量的歌曲,没有筛选机制,很难聚焦,而唱片工业时代经过一系列把关筛选,优秀的作品更容易推出来。


广州的流行音乐如何走出低谷,如何进一步发展?对此,陈小奇的观点是,从整个城市的音乐发展来说,取决于大的环境,政府部门应当有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决心和政策。从音乐人的角度来说,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就很好了”。


但是,目前广州音乐人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,很多人还在为生存和温饱而奔忙,“当年广州流行音乐发展得好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乐场文化非常发达,从音乐茶座到歌舞厅,广州都是领先的,在乐场中,乐手和歌手都能获得幸福感,这在内地是没有的,所以大家愿意来广东。后来广州的乐场文化慢慢走下坡路,养不了这批音乐人”。


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诞生于广州东方宾馆


陈小奇了解到,目前在深圳有1000多家音乐餐厅,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乐队和相对出色的歌手,而广州的音乐餐厅比较少,广州缺乏能养活音乐人的产业,“对于音乐人来说,首先要衣食无忧才能开始写作品,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产生必定是非功利性的,并不是为了功利而创作的。让艺术家能够不用考虑温饱问题,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艺术创作上,才能写出好东西。”



▍来源:南方艺见

▍编辑:创研部




南国文艺精彩回顾


广州文艺百家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